江西高速公路桥梁“电子哨兵”上岗
江西高速公路桥梁“电子哨兵”上岗
江西高速公路桥梁“电子哨兵”上岗
本报讯 信息(xìnxī)日报全(quán)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:“以前巡查桥梁水位要往返100多公里,如今在手机上就能(néng)实时查看,预警信息还能提前发到手机上。”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养护工作人员边展示着手机上的软件界面边说。这套(zhètào)新投入的雷达水位监测系统,让(ràng)高速公路防汛工作从“跑断腿”变成了“指尖查”。
据介绍(jùjièshào),以往汛期巡查中,养护人员需往返多座桥梁监测点,里程达200多公里,暴雨天更要(yào)冒险作业。
这套监测(jiāncè)系统的核心是高频雷达(léidá)水位计(shuǐwèijì)。通过发射雷达波测量水面距离,就像给河流装上精准“标尺”。相较于浮子式(shì)水位计,其数据精度可达毫米级,即使在暴雨环境下,可靠性仍能保持在99.7%。并且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,完全不受水面杂物的干扰(gānrǎo),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,有效降低人工巡检的风险。养护人员借助配套的小程序,可以随时(suíshí)便捷地查看(chákàn)实时水位数据以及历史曲线值等详细信息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该系统还具有预警(yùjǐng)叫应功能,通过设置(shèzhì)多级水位阈值,超限时自动触发预警,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推送至养护人员手机端,同时通过小程序发出提醒。6月(yuè)下旬(xiàxún)的一次瞬时强降雨中,系统提前18小时发出洪水预警,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。
此外,该系统还能实现多级联动,监测数据(jiāncèshùjù)实时共享至应急指挥中心,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。在(zài)最近一次联合防汛(fángxùn)会商中,雷达监测数据成为研判汛情的重要依据。
这套智慧监测系统的投用,让高速公路防汛工作从“人防(rénfáng)”转向“技防+人防”。养护人员不再疲于奔波(bēnbō),而是把精力集中在隐患处置上。截至目前,系统已成功预警(yùjǐng)3次水位异常,协助处置2处险情,为高速公路安全度汛提供有力(yǒulì)保障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